找到相关内容244篇,用时3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重庆华岩寺弘法讲经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(三)

    者,乃至不信因果者,邪淫妄语者,两舌口者,毁谤大乘者,如是诸业众生,必堕趣。若遇善知识,劝令一弹指间,归依地藏菩萨,是诸众生,即得解脱三道报。 地藏菩萨大愿皈依因缘:众生即令一弹指间,...生生世世度生的千万个故事中的一个。光目女知母在生喜食鱼鳖及鱼鳖蛋,造杀生,知其必堕趣。这表明一个智者反观因缘便可知今生、来世的因果,以及自己来世到哪里。从地藏王菩萨累劫救母度生因缘,我们可以知道,要救度...

    重庆华岩寺

    |宗教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8/23260028101.html
  • 亲友书讲记(二)

    这个基础上,龙猛菩萨说应当过一个善妙的生活,衣食住行不要染上。在家人虽不可能全部剃度出家,佛陀时代出家人比例也很少,但即便你在家,生活也应该维持清净。现在很多人一说学佛就想出家,其实只要符合居士的要求,尽量不造,不喝酒、不抽烟,通过正当的经商务农来过活,这也是开许的。就算你在做生意或者耕耘的过程中,犯下一些罪业,也可以通过念咒语来忏悔。藏地大多数都是佛化家庭,平时不杀生,依靠自己的能力...

    索达吉堪布传讲

    |亲友书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3/10594236815.html
  • 谈谈业报因果

    和睦,家庭康乐。在社会上能以诚信待人,必多良朋善友;在工作中能尊上和下,则人际关系自然善美、而处得自在活跃。   所谓必招苦果者,业主要有:在身业方面,有“杀、盗、邪淫”三种;在语业方面,有“妄语、两舌、口和绮语”四种;在意方面,有“贪欲、瞋恚、愚痴”三种,合称“业道”。在造的成度...

    唐仲容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83838905.html
  • 香与佛教

    释迦牟尼佛分身诸佛!”作是语后,再遍礼十方诸佛,南无东方善德佛及分身诸佛,如眼目所见,一一至心顶礼,以香华供养。供养完毕之后,胡跪合掌,以种种偈颂赞叹诸佛。   赞叹之后,又说,忏悔诸罪。忏悔之后,行者又自行忏悔:“我于先世无量劫时,贪着香味触,造作众,以如是因缘,无量世来,恒受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边地、邪见等诸不善身,如此今日发露,归向诸佛正法之王,说罪忏悔。”如是渐次忏悔六根清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95738998.html
  • 天堂地狱一肩挑——三能变缘起的第七识观

    两大类。的根本表现有大类:一是杀生害命,二是“不与取”——非法或不正当的获取,三是欲邪行——一切因欲贪驱动的邪恶行为,四是虚妄语——虚假不实的假话、大话、空话,五是离间语——挑拨是非、制造矛盾的...是邪见——肚皮里的种种坏水和主意等。与这分别对应的、相反的就是善业。  除了分为善恶两类外,又因众生的“总报”和“别报”不同,分为“引业”和“满业”两大类。总报是大众共同承受的果报,如60年...

    冯学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0539359.html
  • 佛教的人生观

    、无记三性。善业能招致乐果,能招致苦果,无记业既不是善又不是,故不感果。  身、口、意三,能感果的是善恶二性,这三善恶的内容如下:  善业  身业:放生、布施、净业。  语业:诚实语、质直语、柔软语、和诤语。  意业:不净观、慈悲观、因缘观。    身业: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。  语业:妄言、绮语、两舌、口。  意业:贪欲、瞋恚、邪见。  以上身口意三,以意业为主。身语二者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2339384.html
  • 略述《阿含经》的业报观

    作的──贪、嗔、痴三毒造成思想的偏颇,妨碍明智的思惟,所以,意业影响我们的生命体最为深远。“身故作三,不善与苦果,受于苦报,口有四,意有三,不善与苦果,受于苦报。”   透过经文提示,...。从三下功夫,若不轨范身、口、意三,让它任性地自由发展,向下坠落往前进,将会受苦无量。佛陀鼓励波斯匿王“此之报,致斯殃亹,受无量苦,况乎外者乎,是故大王当以法治化,莫以非法,以理治民亦莫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2243334.html
  • 地藏王菩萨的慈悲

    之外,您更可以学习到佛法中的善业、、身、口、意三、业力因果报应等佛理,希望藉着地藏菩萨的慈悲,能令您远离牛鬼蛇神、乩童鬼灵之迷信以及脱离算命卜卦之外道术法。   如果读者们于佛法及木轮相法...并舍邪归正,于是便分身百千亿万,广设方便加以教化救度,其有未调伏者,随着我们生生世世所造的各种,在三道中受苦受难,而地藏王菩萨便承担了本师 释迦牟尼佛涅槃前的重托,广设方便加以救度,悉使末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2043576.html
  • 五戒表解--杀戒

    违背│  │ │ 彼法故。 │  │ │五、坏人信心,破灭佛法故。 │  │意│(五戒悉同) │  ├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 │次│一、约善业及,皆先杀次盗。 │  │ │...。 │  │ │七、解除怨结,广结善缘。 │  │ │八、无道怖,命终生天。 │  │ │九、于未来世,富贵自在。 │  │ │、受持五戒,若念佛发愿,则必往生净│  │ │ 土。 │  │报│(...

    忏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3143587.html
  • 重视并抓紧佛教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

    。   善业包括:一、不杀生,二、不偷盗,三、不邪淫,四、不口,五、不两舌,六、不妄语,七、不绮语,八、不贪,九、不嗔,、不痴。或称善业道。现在将善业略述于下:   一、不杀生而...来,必危害人群社会,受治之以法。人生的造业,乃自作自受,亦即佛教的业力因果定律。   故印光法师说:“诸众善,皆须在心地上论,不专指行之于事而已。心地上了不起,全体是善,其念佛也,功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43443660.html